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组织经认可也可作为培
2
f训任务承担主体;二是具备承担相应培训必备的训练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等基本条件;三是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较好的农民培训工作基础和业绩;四是培训场所和实训基地贴近农村,方便农民接受培训。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9年3月至11月底。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实行集中学习、实践考察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授课:时间不少于30学时,以专题讲座为主。农业创业培训一般要开展农业创业理念和基本技能、相关专业最新技术、农产品营销和质量安全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公共内容的培训。另外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要求,分别增加农产品经纪人实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高效农业和一村一品建设等内容。其间,学员要完成自己创业方案的设计,创业方案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已有产业基础、创业目标和创业措施等,对学员的创业方案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家小组论证。生产实践:培训单位要安排6090学时组织学员到附近有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跟班见习和顶岗实习。学员在实习考察过程中要针对性的修改完善自己的创业方案,并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实践。技能鉴定:通过集中培训和生产实践后,培训单位要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农产品经纪人、沼气生产工和种养业生产、加工等各类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对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
3
f操作考核合格的学员,由省级统一向国家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确保20以上的培训学员获得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跟踪指导:培训单位必须安排教师年内专访一次学员并根据其创业需求进行跟踪指导,要建立健全培训教师和学员的挂钩联系制度,将跟踪服务指导情况作为培训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12月。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总结报告。对各市、县开展创业培训的成效进行跟踪考核,并根据创业效果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三、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一)制订培训方案,签订培训合同由各培训单位编制培训方案,并制订每期培训班的详细教学计划,包括学员名单及人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办班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培训方案上报各县(市、区)农林(农业)局审定确认后,签订培训合同。每期班的教学计划报各县(市、区)农林(农业)局审批后须于办班前5天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