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
作者:朱霜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对国内情感传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分类和梳理,最终厘清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媒介产品生产中情感呈现的述情研究范式、网络事件中情感作用研究的动员研究范式、情感传播文本数据挖掘与情感识别研究的管控研究范式。最后本文对国内情感传播的研究成果现状进行总结评述、提出不足并进行展望。关键词:情感传播;情感转向;研究范式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07403一、引言在世纪之交,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不断变化,情感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情报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情感转向成为继文化转向之后的又一重大研究维度转变。情感转向的触角很快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学批评这些本土地块蔓延开去,波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1。在情感转向影响下,社会学家开始探索情感在社会结构、人际交往等领域的作用方式及影响等。现代生活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将情感转向带回传播研究的视域,情感传播成为传播研究的热议话题。近年来,有关该理论的研究日益丰富起来,本文就这些文献加以整合、分类和梳理,以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二、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一)情感传播理论的概念界定由于情感传播理论是一个外延性较大的概念,所以不同学科视角对其概念界定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蒋晓丽、何飞将仪式传播与情感传播的概念等同起来,他们认为,“仪式传播”是指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人们基于一定情境和机制而展开的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从而达到情感和意义的共享,仪式传播也即是情感传播2。此界定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将情感传播置于互动仪式下,把情感传播与仪式传播等同起来,而忽略了情感传播在其他视角下的作用方式、意义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李伟代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视角出发,认为情感传播就是通过情感的渠道,把人类共通的情感注入电视画面之中,使观众在情感的体验、想象、享受中自觉地接受故事叙述,从根本上与其建立起一种持续的、长久的情感关系3。还有研究者将情感传播与社会情绪的感染传播联系起来,认为情感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情绪的载体通过其嵌入的社会网络对情绪进行传播4。在众多的观点中,笔者比较倾向于陶薇从互动关系维持视角出发的界定:情感传播作为战略性关系维持中内容纬度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是研究关系维持中双方的情感互动对战略性关系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