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有时脸部和躯体上出现不固定的奇怪表情、行为,包括面部扭曲。他们常常重复或模仿别人的话(模仿言语)或动作(模仿行动)。紧张性木僵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病人似乎很焦虑、狂野、精力充沛地反抗所有的控制,如突然起床、砸东西,对自己和他人都很危险。32简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临床特点。10150答:(1)精神依赖性(2)耐受性(3)对饮酒行为失去控制(4)身体依赖性(5)出现各种并发症33简述生理易感性,并说明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生理易感性的主要表现。12177答:生理易感性(患某种精神障碍的素质倾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这是因为生理改变,尤其是大脑的改变与衰老有联系。老年人精神疾病的生理易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器官老化导致的生理改变(2)大脑结构功能的改变(3)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34简述自知力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225答:自知力又称内省力、领悟力,是临床精神病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精神科疾病与非精神科疾病的区别就在于,精神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构成了精神科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精神障碍病人自知力保持完好,如各类神经症病人。但多数精神障碍病人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自知力缺失,因此,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有精神障碍,也不主动就医,甚至拒绝看病、服药、住院。在精神疾病的初期,有的病人自知力尚存,病人感到自己与以往有所不同,甚至会主动诉说自己的异常体验。急性起病的病人会表现得十分困惑,因为病人意识到自我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却说不清原因。随着病程的进展,病人常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了判断能力,这种现象称为自知力丧失。当病情好转时,自知力逐渐恢复。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病情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精
f神症状消失,并认识到所患精神症状是病态的,意味着病人在临床上的痊愈。35简述疑病症的诊断标准。338答:一、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二、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1、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但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2、对健康状况做出疑病性的解释,但不是妄想;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三、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四、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36简述失眠症的诊断标准。8111答:(1)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