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意义,通过典型例题的讲授,充分揭示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掌握求对数值的方法,通过学生典型习题的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掌握求对数的一些方法,在讲练结合中实
现教学目标。
6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黑板
7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1
【教师】引例(3分钟)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5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f【问题组1】1这个模型跟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模型相似?(指数函数)2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这道题?其中最好的方式是?3倘若我们还剩下01、001、00001呢?
1x
13
(可设取x次则有201252;抽象出x3)
【学生】让学生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设计说明】这两个例子都出现指数是未知数x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x,激发其对对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对数问题,于是板书课题。
环节二回顾旧知
活动2
【教师】从上节课学习的指数函数的应用入手,结合指数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了解指数和对数之间的联系。(对数的导入)
(P72思考)根据上一节的例8我们能从y13101x中,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的
人口总数,那么哪一年的人口达到18亿,20亿,30亿?
(停顿让学生思考)
即:18101x20101x30101x在这个式子中,x分别等于多少
13
13
13
【问题组2】
1在上节课的内容后,你们是否能立马说出y13101x代表的含义是?
2本题中我们如何用关于x的数学式子来表示人口分别达到18亿,20亿,30亿?
3在列出表达式后,在这些式子中,x分别等于多少?
【学生】回忆旧知,思考实例。
【设计说明】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自然地将问题由指数过渡到对数,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对数问题。
环节三围绕猜想形成概念
f活动3
【教师】点出在这三个式子中,都是已知(停顿)底数和幂,求指数x。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指数x?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组3】1如何求指数x?
2若axN,已知a和N如何求指数x(其中,a0且a1)
3数学家欧拉用对数来表示x,如何表示?【学生】思考如何来用对数来表示x,求指数x
环节四讲授新课
1.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xlogaNa0且a1N0,
a其中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称axN为指数式,称xlogaN为对数式
注意:①底数的限制a0且a≠1。真数的限制0
②对数的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