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贴资金等相关内容在县农业信息网上公示,经县农业局审核无异议后,将补贴资金拨付到补贴对象账户。(三)加快实施稻田秸秆还田。2018年在仙游县实施稻田秸秆还田2万亩,结合水稻机械收割,将稻草粉碎就地翻压回田。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及时灌水、
2
f适量施用氮肥与秸秆腐熟剂等方法,加快稻草腐熟。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化肥使用量。
(四)积极发展豆科绿肥。2018年全市发展豆科绿肥1万亩,其中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各推广种植蚕(豌)豆、毛豆等豆科绿肥02万亩。通过实施豆科绿肥还田,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五)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2018年我市继续在原有的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基础上,新增建设省级监测点1个、市级监测点1个。9个原有监测点为: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溪埔村灰黄泥田D94国家级350720甘薯、仙游县大济镇文殊村灰泥田D95水稻、荔城区新度镇阳城村灰埭田D143(水稻、城厢区常太镇照车村黄泥砂田D146(水稻,涵江区新县镇新县村黄泥田D142(水稻、秀屿区月塘乡西园村赤砂土D38(甘薯花生、秀屿区埭头镇湖东村黄泥砂田D82(甘薯花生、秀屿区平海镇赤坡村赤砂土PT01市级甘薯花生、北岸管委会东埔镇东埔村赤砂土P001(市级甘薯花生)。新增省级监测点位于仙游县D197(果园),新增市级监测点位于秀屿区P002。2018年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也都要新增县区级监测点,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发布相关报告。(六)统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
3
f按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的要求,以县区为单位组织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加快汇总整理各类耕地质量数据资料,完善县区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三、技术路径1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肥力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确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2优化施肥结构。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水溶肥、土壤调理剂、缓控释肥等新型高效肥料。3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推广应用配方肥;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深施;推广应用水肥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