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
的运用
作者:韦海力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2期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作为社会基础工作中实用人才的中坚力量,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项重要的必备基础技能。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化的需求与发展,几乎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课程。但是在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一般都采用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能力较差,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需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教学实际现状出发,在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现基础教学的最优化。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诞生
德国职业教育界于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日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