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摘要: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满足于给学生讲讲文章的字、词、句、段、体裁、结构、层次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对于学生则要求他们记下字、词、好句并背诵段落及美文,至此这节课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师生都在枯燥无味的理性分析上下功夫。这种只注重理性的分析的教学方式势必排斥学生的语感训练。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详细说明。关键词: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语感,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110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是这样写道:“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一、教师应该提高对语感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语
f感培养目标1、教师摒弃“语感”认识误区,明确“语感”的含义,将“语
感”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对语感的阐释另辟蹊径,他从语言学的角度
把语感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一文中,他认为:“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这就进一步拓宽了语感的范围。语感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考试中,并没有对于学生的语感的考查内容及相关测试题目。于是大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在阅读教学中只满足于让学生记住一些理性分析方面的内容:如文章的结构是总分关系还是分总关系、描写是哪方面的描写、人物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等。因此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是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