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景物形象
教学目标1复习鉴赏景物形象(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2正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3提高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分析刻画景物形象的方法。2景物形象比较题型解题技巧。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应该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情感。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二、景物形象方法与技巧(一)题型一:意象型1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解析句中意象不难找出注意句子中的名词需要注意的是意象体现出的不同氛围特点。艺术效果的分析要通过对比首联与颔联意象“细”“微”与“阔”“大”的不同特点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来完成。答案意象首联“细草、微风、危樯、独舟”渺小脆弱颔联“星、平野、月、大江”雄浑浩大。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危樯、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2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雨过至城西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诗歌前三联具体描写的景物。“雨”是
《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