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通信功能产品,手机诞生之初时简单耐用是其主要特征。随着手机普及程度的提高,手机成为消费者随身携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其消费电子产品特征远远大于其通信特征,设计师们将外形设计重点转移到消费电子产品特征上。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来说,时尚化设计是其不变的主题,手机外观设计也应遵循了这一规律。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及时尚追求,增强针对性和服务性,在造型、色彩、材质、功能搭配和装饰物等的选择上竭力突出其时尚化特征,将社会上的流行趋势和时尚特征等转化成设计元素,体现到手机的外观设计上。现如今,娱乐、多媒体、游戏和商务等特征是消费者能普遍接受的功能,为了体现这些消费特征,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
1
f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在未来的手机外观设计中,个性化、时尚化、身份化将成为手机外观设计的主题,手机会变的越来越轻、越来越薄,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工艺与材料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当手机还徘徊在单一色彩的时候,我们充其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