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性时期。
(三)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心理学家将自我认同感获得认同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认同感混乱阶段。指对自我认知不做思考,或者无法思考,面对问题亦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和规划毫无目标性和条理性。2提前结束阶段,即个体得到了有效的自我认知,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这种自我认同感并没有经过“认同危机”的考验。3延缓偿付阶段,即个体主动提出了与生活、政治、价值相关的问题,并主动尝试思考和解决,在寻求答案的过程当中对自我认知水平有相当的提高。4认同感获得阶段,即个体通过自身努力,在特定的目标、信念和价值观体现上完成了自我认知,并通过了“认同危机”的考验,确定了个人承诺并有效地实现了个人承诺,从而解决了自我认同问题,获得了自我认同感。
(四)自我认同的偏差表现
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期的大学生,通常会出现自我认同感偏差的现象,这突出表现为几种现象。1自我认识混乱,敏感性强。具体表现形式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希望追求个性却做出标新立异的行为,将追求个性浅显的理解为行为和穿着的改变,导致自我意识混乱,给内心带来更多的迷茫和不确定感。2自我角色混乱,容易失望和沮丧。渴望成功和表现自己,又对别人的成功耿耿于怀,嫉妒他人的成果和劳动,不断地尝试幻想将自己变换到他人身上,想象自己不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成功和掌声。3自我挫败,容易消极。表现形式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常常冲动地作出决定,又在付诸行动后产生后悔和懊恼的心理,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因一点点小的事情影响自己的自信心。4焦虑不安,缺少成就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处于焦躁状态,事事俱全考虑,却因此增加了心理负担,不知所措,没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二、自我认同感数据分析讨论
(一)数据调查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下面我们结合以往数据库中某次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浅要分析。1此次调查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式调查,学生性别、科目等都是随机抽取。
(二)数据分析
通过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姓名认同度还是很高的,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高达303,而很不满意的几乎为零。性别方面大学生认同度也是非常高的,非常满意的比例高达616,基本满意的也占303,很不满意比例也趋近于零。容貌方面比例分布差异相对较大,不太满意的就占据了232,而基本满意的也占了475。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身的容貌认同感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健康、人际和方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