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融资需求低迷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四连跌
11月25日,央行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8015亿笔,金额90221万亿,业务金额是第三季度全国GDP总量的5980倍;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207亿笔,金额45798万亿,同比分别增长2633和1092,尽管金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495个百分点,但支付体系总体平稳运行,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然而,票据业务却出现下降现象。第三季度,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142亿笔,金额656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59和766。票据业务整体下降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除了实际结算商业汇票业务同比增长277外,其他类型票据业务均出现下降。其中,银行汇票业务7602万笔,金额398097亿,同比分别下降1821和2355;银行本票业务11105万笔,金额999196亿,同比分别下降2777和3182;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业务27917万笔,金额139077亿,同比下降994和873。“主要还是受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下半年整个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都不太顺利,表内信贷和表外的票据融资都不如预期;一方面是企
f业融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市场信贷风险加大。”一位股份制银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表示。央行发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88亿,同比少增加5173亿;从地域来看,前三季度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就有19个地区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出现负增长,其中广东、北京、浙江分别为608亿、438亿、428亿,负增长均超过400亿。仅第三季度,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分别为4157亿、1116亿、1410亿;10月份,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减少2413亿,同比多减2068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连续四个月负增长的情况,十分罕见。”上海一位长期从事票据中介业务的资深人士称,“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市场融资需求下降,企业投资扩产的动力下降;二是,在监管的限制下,同业业务收缩,而票据是同业、理财等表外融资渠道的重要工具,直接抑制了银行开票规模增长;三是票据贴现增加,明显导致银行承兑汇票从表外向表内转化,消化了未贴现票据的存量规模。”根据央行披露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数据进一步统计,7月10月,金融机构新增票据融资(已贴现)分别为172584亿、236677亿、85753亿和117085亿;新增票据融资在新增各项贷款中占比
f分别为4480、3369、10、2135,而截至10月末,票据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