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器
5.B。
单色器1
6.C。由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可知:光源发出的复光交替通过单色器1和单色器2,得到
测定波长2和参比波长1,测定波长2和参比波长1交替通过吸收池并通过检测器检测,使得干扰组分A在测定波长2和参比波长1下有:
ΔAA2A1A2AA1A0使得测定组分B在2和1有:
ΔAA2A1A2BA1BE2BE1BcBl
因此,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设A和
B的吸收光谱有等吸收点)。
7.D。在配制被测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时,常加入的反应试剂、缓冲溶液、溶剂等都可能
对入射光产生吸收,因为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因此,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必须
选择一种合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以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B。K2Cr2O7硫酸溶液的配制的一般操作过程:称取固体K2Cr2O7一定量,于小烧杯中,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溶解,待K2Cr2O7完全溶解后,转移至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配制成适宜浓度的K2Cr2O7硫酸溶液。由此可见:溶液的配制过程只加入了硫酸溶液,因此,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参比溶液选用H2SO4溶液即可。
9.B。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是:(1)被测物与生成的有色物有确定的定量
关系;(2)生成的有色物应有足够的稳定性;(3)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吸收峰的位置应有显著的
差别或在同一光波下的值相差足够大;(4)显色反应产物的足够大;(5)显色反应的选择性要高。
因此,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不正确的是显色剂的值愈大愈好。
10.B。在光度法测定前,为了保证入射光强度完全被待测物质所吸收,需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
吸光度A0或透光率T100,如果透光率只调至了950,满量程为T0950,而不是
T0100。在光度法测定前,如果透光率只调至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
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1000x950352
x10035237195
11.B。该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KCl中的微量I。在测定中一切可吸光
的物质或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均应在测定中扣除,扣除的办法就是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该法
选择的参比溶液应包括除I以外所有与样品相同的酸、KM
O4及淀粉,称为试剂空白。
5
f12.B。一般分光光度计有5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器。其中单色器是将连续光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波带的装置。单色光的组件主要包括光栅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