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学》教学大纲
一、说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的全过程。以航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航测内、外业的作业技能为重点。学生修完本课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摄影测量及基础信息获取有关的实际问题。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航测像片的外业调绘方法,了解内业成图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航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实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并及时安排课堂实习,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理论教学: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删除部分实例,补充部分基础知识。教法上多采用实例分析,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上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把难以表达的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实践教学:多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生成厂家和专业教师的联系,讲述无人机的航拍测量的实训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训。该课程是实验性较强的课程,要通过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才能真正领悟体会。二、学时分配表章节及名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绪论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像片判读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机动复习考试总学时总课时281012121212125590理论268881076560实践2244256530明
f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重难点:摄影测量的定义、任务及分类及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摄影测量概述第二节影像信息科学的形成第三节航空摄影测量的简要过程第二章航空摄影教学重难点:重点:航空摄影的要求难点:航空摄影的设置教学内容:第一节航空摄影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航摄资料的质量要求第三节数码航空摄影第三章航空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教学重难点:重点:1、摄影测量对摄影的基本要求;2、航摄像片上的点、线、面;3、常用坐标轴系的定义;4、像片内、外方位元素的含义;5、三种角元素的表达方式;6、像点平面坐标变换与像点空间坐标变换;7、旋转矩阵的构成方法;8、共线条件方程推导过程,共线条件方程应用难点:1、航摄像片上的点、线、面及其性质;
f2、三种角元素的表示方法;3、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4、共线条件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航摄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第二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