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7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就能满足应对暂时性国际收支的失衡。不足论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并不过剩而且还严重不足。刘斌(2003)以货币供应量决定理论为基础,对影响中国经济主体外汇需求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衡量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性的指标及安全界限值,认为我国外汇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备严重不足,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很难提高到适度的水平。适度论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处于适度规模。王国林(2003)认为衡量国际储备是否充足可用三个定量指标:实际储备趋势、总储备与进口的比率以及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综合差额的比率,通过推算出的1991年2000年的适度值,得出结论: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规模也是适度的。
从三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的争论议较大。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较多学者偏向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观点。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目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政策控制高额外汇储备风险的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我国必须针对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管理,积极探索应对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对策,以减少外汇储备过多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其原因是:一是我国经济运行的良好表现,外贸经常项目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二是改革开放举措的积极效应,建立了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使得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顺差;三是我国本外币利差和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善。外汇供给的宽松、本外币正向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得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汇动机减弱,结汇意愿增强。同时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投机性资金也不断加速流入。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超额增长。
三、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
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是以满足我国对外汇储备的基本需求为基础的。外汇储备只有满足了需求之后才能发挥其应由职能。根据储备需求动机理论,外汇储备的需求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交易性需求,指持有外汇储备用于满足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对外经济交易量越大,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所受的外部干扰也就越大,从而需要的外汇储备也就越多。二是干预性需求,指一国为了满足调节国际收支而持有外汇储备的需要。三是偿债性需求,指一国为偿还外债而持有外汇储备需求。一国必须持有足够的偿债性外汇储备以便及时清偿外债,外债规模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