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了解假设法(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增强逻辑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假设法(画图),能运用假设法(画图)解决数学问题。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画图),能运用假设法(画图)解决数学问题。四、教学用具1、平板电脑。2、电教平台五、课前准备1、观看微课《画图解鸡兔同笼问题》2、完成导学案。
1
f六、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里除了大家,又有这么多老师,你们心里会
紧张吗?
生:会。
师: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我们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谜语1
谜语2
顶上红冠戴,
红红眼睛白白毛,
身披五彩衣,
长长耳朵短尾巴,
能测天亮时,
身披一件白皮袄,
呼得众人醒。
走起路来轻轻跳。
(猜一动物)
(猜一动物)
出示谜语1、生猜(公鸡)出示谜语2、生猜(兔子)
师评价:你们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啊。
师: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异同点?
生:鸡有两条腿,兔子有四条腿。
生:鸡和兔子都只有一个头、一个身子。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两种小动物是相当的熟悉呀!今天的思维是相当
的活跃呀!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数学之旅吧!(上课)(可以在课
前热身)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分钟)
师:同学们,刚才猜的两种可爱的小动物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
去研究与它们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并板书:鸡兔同笼)
2
f师: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趣题之一,一直令无数人津津乐道,也令无数人冥思苦想。它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提到孙子,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名扬中外的孙子兵法的作者,他的军事才能令后人无限敬仰,但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同样很突出。今天的鸡兔同笼问题就与他有关。话说有一天,孙子到他的朋友家里去喝酒,他的朋友知道孙子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数学家了,就想出道难题刁难他,回头一看,正巧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于是就出了这样一道题。二)探究新知
1、化繁为简(5分钟)(1)课件出示情景图及题(多媒体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道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