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师范生微格教学规范化高师师范生微格教学规范化①师范生微格教学
段双全鲁林华尹伟浙江海洋学院教师教育中心浙江舟山316004摘要微格教学是一种细分的系统的单项技能训练方式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它的实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重新规范微格教学的定义、内容、程序、模式及评价方法,并总结出微格教学的特点与正确的实施策略,这样才能真正使高师师范生的微格教学走上科学、专业的轨道。关键词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规范化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在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培养实践中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轻教学技能培训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课程设置欠科学:专业课设置面面俱到且占有大量课时而能体现师范性的学科教学技能学习由于课时安排太少且结合实际不够常常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作用。所以导致不少师范生走向社会后难以较快适应实际教学环境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薄弱环节。21世纪的教育事业急需适应期短、起点高的师范毕业生因此在学校就要对他们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就是这样一种能快速有效提高师范生实际教学技能的好方法。它将复杂的教学技能简化、细化使师范生在较单纯的条件下进行教学技能训练集中解决某个特定的教学行为使师范生能从掌握单项的教学技能逐步走向掌握综合的教学技能,从而顺利地迈出从学生到教师的第一步。微格教学符合师范生教育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规律,是新时期培训高校合格师范生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搞好高师师范生的微格教学呢?我们认为应该走规范化之路,即规范好微格教学的定义、内容、程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并总结出微格教学的特点,提出微格教学实施的若干正确策略。一、微格教学定义规范化微格教学定义规范化定义“小型课堂”。微格教学原名“Microteachi
g”,可以理解为“微观教学”“微型教学”或它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由教授爱伦博士DwightAlle
和他的同事伊芙(W.Eve)于1963年首先提出初期模式。通过在欧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到上世纪70年代得以基本定型,成为单项技能训练的一种成熟而常用的模式。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入微格教学,主要用与师范教育培训。关于微格教学的定义有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在认识的过程中,不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