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时光荏苒,儿时的许多画面终将渐行渐远,然而有些场景却在此时渐次逼近,益觉清晰。那时候,每天晚上吃过饭,老爸都会看新闻。而我,在帮妈妈收拾好厨房后,便会抱着作业回房间去写。关上房门的那一刻,客厅里的电视声音会渐次变小,直到我听不到。做好功课,我会陪他们看一会儿电视,顺便把声音再调大一点点,这便是我与老爸之间的默契。现在,我们都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儿女,开始明白只有在尽孝中,我们才能知晓恩情的宝贵,懂得责任的重要,感佩担当的真诚。家风家教开始成为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同时家风家教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而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也将使社会风气更加纯洁,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国家未来更加繁荣。三从我记事起,就听父亲说起过,爷爷是个私塾先生,所以父亲才得益于上学、识字。记忆中没有见过爷爷,只是从
f父亲口中得知爷爷的学问还不小呢。爷爷一生教书育人,就认定做人一要诚实,二要严于律己。所以父亲从小就在爷爷的严格教育下,遵循着做人的最基本品德。父亲二十岁就来到黄泛区农场,那时黄泛区农场刚建场不久,需要大批的人力来农场垦荒。刚刚高小毕业的父亲遵从爷爷的吩咐,来到了“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的黄泛区农场,开始了他的人生。那时,我们家姊妹6个,生活上很艰苦,父亲当时的工资只有三十八元,母亲是作为家属来到农场的,工资按天计算,每月全勤二十多元,还没有星期天。因此一家人的生活费都是从父亲的工资里扣除,也因此父亲经常是领不到工资的,一家人的其他开支就靠母亲的工资来维持。平时有了好吃的,父亲都是教育我们大的让小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再给小的穿,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一家也是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本分,诚实。记得我才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母亲去分场会计室领父亲的工资,母亲不识字,就在工资册领取人上按了手印,会计把工资给了母亲,母亲拿了钱也没数就回家了。等父亲下班回到家妈妈就把钱交给了父亲,父亲一数比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