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一、培养“说”的心理机制让学生“愿说”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愿意做的事一般都与个人对这件事的兴趣及动机有关。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必须从此入手。动机是学习过程中起着制约学习倾向性、持久性和有效性的心理动因。它是由人的学习需要与引起这种需要的外部诱因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机制。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说”的实践中去感受“说”在现实生活、学习、未来事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清生活与事业都离不开“说”的现实性树立起“说”也是人生需要的强烈意识。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要充分备课多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多种说的练习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某些社会经济德育课现象、法律案例发表看法对那些有独创性、想象丰富的学生要进行鼓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等激活学生“说”的动机。二、培养学生“说”的信心让学生“敢说”职中生平时好说好动但为什么一到上课单独发言就面红耳赤、低头无语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学生不敢说与教学氛围和教师的教学作风不无关系。
f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的教学氛围。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总是怀着热爱、亲近、理解和期望的情感喜悦而耐心地倾听孩子毫无顾忌。若要在学校形成这种氛围就必须消除学生心头的种种顾虑创设一种“我想说我要说”的畅所欲言的环境。在学生羞于开口不敢说话、不会说话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批评不能提过高地的要求而应当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讲话的勇气。
从管理学角度讲要体现师生民主平等的原则。如果一个教师过分追求师道的权威、师授的尊严而学生只能唯书唯师不许越雷池一步那么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生绝对不能养成课堂积极发言甚至大胆争论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必须破除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教学观大胆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努力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想法亲近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实鼓励师生间的正常探讨、积极辩论允许学生对老师讲的进行质疑。这样在科学面前、在真知面前师生一律平等学生自然就会以课堂主人翁的身份、教学主体的地位、知识主宰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培养学生“说”的规范性让学生“会说”从愿说、敢说到会说实质上是由包括兴趣、情绪、意志等在内的心理因素或者说非智能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