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5、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51质量控制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着重作好以下几点: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工程目标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岗位责
f任制。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
2认真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熟悉图纸和技术文件,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
和质量标准。
3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要层层落实,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自的责任,
齐心协力抓好工程的施工质量。
4技术人员负责,加强高程点、桩位点及轴线的控制。
5把好原材料质量验收关。凡进场的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过施工员、质
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对钢筋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
检验和焊接试验。
6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钢筋
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等规范施工。
7商品混凝土进场后,按要求做好试块,达到龄期后试压。
灌注桩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筋笼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2
钢筋笼箍筋间距
±20
尺量检查
3
钢筋笼直径
±10
尺量检查
4
钢筋笼长度
±50
尺量检查
5
桩位中心轴线
±10
拉线和尺量检查
6
桩孔垂直度
3‰L,且不大于50
吊线和尺量检查
7
桩身直径
±10
尺量检查
8
桩底标高
注:L为桩长。
52工程控制要点
±10
尺量检查
1)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f2)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3)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4)桩身直径应严格控制。一般不应超过桩长的3‰,且最大不超过50mm。5)孔底虚土厚度不应超过规定。扩底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桩底应落在持力土层上,持力层土体不应被破坏。5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孔壁坍塌:因桩位土质不好,或地下水渗出而使孔壁坍塌。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2)孔底残留虚土太多;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未认真清除。在放钢筋笼前后均应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3)孔底出现积水:当地下水渗出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时,就会出现积水。开挖过程中孔底要挖集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