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46个国家的第38位,说明大型企业总体竞争水平极低。相比之下,超过80点的国家有11个,其中欧洲7个,美国和加拿大居于第一和第三。可见,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寡,小国的企业在现代竞争中同样可以获得优势地位。(3)内在竞争力。中国的内在竞争力排名第33名。我国企业资源的相当一部分不能适应需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重新构建。多数企业忽视市场信息、商标、品牌、营销策略、企业形象、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忽视对无形资产的积累与维护;加之,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产品积压、流动资金不足;此外,企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普遍匮乏。(4)环境竞争力。从环境竞争力状况看,中国列第40位,处于落后地位,说明中国企业在环境方面存在着严重制约企业竞争力发展的问题。市场竞争是企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排33位比整体环境上的竞争力排名提前了7位,说明了
6
f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的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试图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兼并、重组以及多元化经
营等方式改变经营状况,但大多收效甚微。目前,我国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绝大部分依赖于市场的不完善。而市场完善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很多企业还不具备持久的竞争力。2、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尚未形成
作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经济,至今还谈不上典型意义上的资本化企业主体生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多元化与专业化都只能是过渡性的,都只能是根本机制生成中的发展战略形式。
我国的企业作为“后发机制”生成发育中的企业,至今境况不容乐观,则已或多或少在机制上步国企后尘的乡企、集企乃至部分私人企业,其真正市场要求的保值增值为主导内涵的资本化体制、规则并未真正形成。除体制方面的原因外,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实力太弱,核心竞争力机制未能真正形成。3、我国企业软实力发展落后
从科技投入、技术力量上看,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实力的较量。近年来我国企业科技竞争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位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不足。另外,我国企业受过培训的、有高级技术技能的人的比率太低,不适应国际竞争。4、我国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低
对于全球性企业来说,盈利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企业的现状:一是廉价资源优势。我国的企业使用了大量稀缺资源,如土地、资金、人才,却没有支付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