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沙江支流13条,总长620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210万千瓦,落差大,易开发,并正在成为全州、全县的支柱产业。矿产资源某地处三江并流有色金属成矿带腹心地带,成
矿条件好,已知有金、银、铜、铁、钨等金属,已探明的格咱红山铜矿储量达46万吨,远景储量达100万吨以上,将是我省重要的有色金属采、选、冶基地之一。红山铜矿、普郎铜矿、卓玛铜矿已经或即将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投入的严重不足,市场化发育程度低,资源优势尚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观。2、某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
f近年来某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不懈努力,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03年底,到全县县域内GDP达55125万元,递增136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3509万元,年均递增962,固定资产投资达37782万元,年均递增28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6元,增长644。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1995年的319398283调整为345177477。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5508户,从业人员6079人,注册资金18098万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建成金沙江河谷农区的提灌工程,桑那水库建设工程,以及高寒坝区青稞商品粮基地、郁金香为主的花卉基地、干果基地、黑山羊基地、生猪基地等一批农产品基地。在沿江乡镇全面推广“种桑养蚕”项目。认真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天然林保护措施,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和污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安居温饱、异地开发等工程,采取小额信贷、部门帮扶等有效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f支柱产业培育步伐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1998年国家全面禁伐天然林后,我县认清形势,克服困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扎实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群,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财政转型,为母亲河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着力培植旅游、矿产、畜牧、生物、水电五大支柱产业。以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建设为基础,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从无到有,在某旅游品牌的推动下,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年均递增254,游客人数从1997年的2267万人次上升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