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研究及其改革对策摘要: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解释和现状问题的研究,提出改革对策,力求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关键词:农村合作社产权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所有权说到农村信用社,大家应该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农民组成信用合作社,社员出钱组成资本金,社员用钱可以贷款。名义上是如此,但是这个信用合作社,从来都不是农民自愿组成的,而是官方一手操办的。最初的信用社,大部分出资来自国家,农民的出资只占很少部分。虽然农村合作社的体制一直在改革,但是还是逃脱不了官办的命运,早在2004年的时候,央行和地方政府曾拿出大量资金给信用社的弥补亏空。所以说信用社的产权大概可以确定就是政府。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在前几年的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其次是,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
f开展。而且,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一般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
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体制,农村信用社完全被严格的控制住,能做的就只是,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和信贷规模都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还要承担保值储蓄等再加上自身内部缺乏良好的约束激励机制,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很差,经营亏损日益严重,使农村信用社自身得不到更好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户和乡镇中小企业的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必须大力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省级政府负责,以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