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德国与苏联军事工业比较r
r
r
1943年10月,陆军总部东线外军处处长格伦制了一张东线兵力对比表。他估计,德国驻在苏联的兵力为二百五十万,苏军的兵力为五百五十万;德国防守的部队r
r
r
r
为一百七十七个师,苏联进攻的部队相当於八百六十个师或旅一级的部队。苏军坦克与火炮的数量至少以三与一之比超过防御一方。格伦的这些数字尽管是以不r
r
完全的情报资料为依据估算出来的,但是即使人们对双方兵力对比有了一个比较真实的了解,它的不足之处是低估了苏军的兵力,而且没有在数量上反映出双方r
r
兵力悬殊的情况。1941年6月,德国陆军有一百五十三个师进入苏联。那时德国在东线的兵力将近三百二十万人。r
r
r
r
r
到1943年11月,整个兵力其中包括驻芬兰的第20集团军已下降到二百八十五万人,尽管德国陆军师的数量上升到了一百九十五个左右。除了基地部队和第20集r
r
团军的十七万六千人以外,德国各种类型的地面部队与集团军群加起来的总数有二百零二万六千人。仍受德国控制的那些朋友毫无疑问不包括芬兰的残存兵r
r
力仅有十三万六千人。除此之外。还有五万二千名有点不太可靠的外国部队。在西欧不包括德国本土在内德国只部署八十四个师,但在1943年秋季,德国在该r
r
r
r
地的总兵力却不少於二百四十四万,而部署在苏联的德国总兵力有二百八十万。r
r
r
r
r
根据当时公布的估计数宇,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了二十万人。除此之外,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这十二个月中德军在东线其他战役的损失r
r
达到了一百六十八万六千人,其中有一百二十六万人的名额得到了补充。在总的伤亡人数中,亡二十四万人、伤九十九万三千人、失踪十万零六千人、病四十r
r
四万七千人。那年德国陆军在苏联的伤亡总数中有九十多万人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虽然1943年德国三军的总兵力达到九百多万人,但是很难找到补充人员,因此,r
r
兵役法中关于免除家庭幼子或独生子服兵役的规定不得不暂停执行。有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已年过半百,也成了征召的对象。r
r
r
r
r
1943年1月13日,当斯大林格勒战役显然不可挽救时,才下达一项指令,要求德国转入总体战。r
r
r
r
r
r
r
当时驻苏的德军中已有二十多万自愿担任辅助性任务的苏联老俘虏兵。德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让妇女参加到工业生产的行列中去。当米尔契向元首建议时,他当r
r
即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在劳动生产方面,瘦弱的德国妇女无法与粗壮的苏联妇女相比拟。r
r
r
r
r
1939年7月德国的产业工人数不到一千零五十万,其中二百八十二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