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手段有:1、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安然公司不恰当地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cialPurposeE
tities,简称SPE符合特定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报表的会计惯例,将本应纳入合并报表的三个“特别目的实体”英文简称分别为JEDI、Chewco和LJMl排除在合并报表编制范围之外,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了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了数亿美元的负债。此外,以不符合“重要性”原则为由,未采纳安达信的审计调整建议,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净利润092亿美元。各年度的具体情况如表1:表1安然公司各年度利润及负债表单位:亿美元项目名称净利润调整前净利润减:重新合并SPE抵消的利润1.050.45
1
1997
1998
1999
2000
合计
7.031.07
8.932.48
9.790.99
26804.99
f审计调整调减的利润调整后净利润调整后净利润占调整前比例债务总额调整前债务总额加:重新合并SPE增加的债务调整后债务总额
0.510.0986%
0.065.90839%
0.026.43720%
0.338.47865%
0.922089779%
62547.116965
73575.6l7918
81526.858837
100236.2810651
调整后债务总额占调整前比例1113%1321%1084%1063%资料来源:E
ro
Corporatio
’s8KFili
gwiththeSECo
November8,2001。安然公司的上述重大会计问题,缘于一个近乎荒唐的会计惯例。按照美国现行会计惯例,如果非关联方可以是公司或个人在一个“特别目的实体”权益性资本的投资中超过3%,即使该“特别目的实体”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也可不将该“特别目的实体”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安然公司正是利用这个只注重法律形式,不顾经济实质的会计惯例的漏洞设立数以千计的“特别目的实体”,以此作为隐瞒负债,掩盖损失的工具。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3%的惯例,原先是10年前一个从事租赁业务的主体所设计的,后来该主体极力说服了有关当局认可了其会计处理。以后,这神奇的3%规则便逐渐演化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并适用于对几乎所有“特别目的实体”的会计处理。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东窗事发之后,就是以此为自己作辩解的。一些学者认为安达信的辩解是片面的,作为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难道不明白这项荒唐可笑的惯例有悖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会计原则难道审计只是机械地照搬准则和惯例,而不需要专业判断难道安达信不清楚安然公司通过“特别目的实体”隐瞒负债、掩盖损失对投资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安然公司前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主管安德鲁S.法斯焘200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