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面有很大的价值,MRI可以较早的识别心梗,区分缺血、梗死抑或正常心肌,判断梗死心肌和非梗死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检测室壁的厚度和心腔的大小,观察室壁运动情况,发现心肌的肥大、水肿或纤维化。但检查时患者的转运和成像时间较长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瓶颈。
核素显像,由于病人转运和成像时间的限制,ACC/AHA并未规定AMI时核素显像检查的I类指征,仅在某些特殊的病例中当其病史、ECG变化、心脏标志物结果不能取得或不可靠时,才有核素显像检查的指征。99mTC焦磷酸盐可以以热区显像的形式显示心肌梗死区域,此外核素显像还可以评价冠脉的侧枝循环状况、计算梗死面积、评价梗死区对心室功能的影响以及作预后的判断。
CT可以提供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等信息,还以准确的检测室壁瘤和心腔内的血栓,近年来出现的电子束CT(electricbeamCTEBCT),成像时间更短,可以大大消除室壁运动对成像过程的影响,提高成像的质量。
处理与治疗
1、院前处理如前所述,心梗导致的死亡有1/2发生在发病1小时以内,国外的经验强调院前的处理,包括能够迅速和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急救装配设施应包括除颤器(分类I)(最好是自动除颤器)以及其他心肺复苏的设备、经电话传输的ECG系统(分类IIb)。同时对于估计运送到医院的时间超过90分钟的患者,可实施溶栓治疗(IIb)。同时对于急救人员和AMI高危的患者应加强教育,包括阿司匹林和硝酸酯类药物的立刻应用、如何和急救中心取得联系、附近能够提供24小时急救服务医院的位置等。所有措施都应朝着尽快缩短doorto
eedle(即从症状的开始到诊断明确开始治疗的时间)的目标努力,以便患者得到尽快、有效的医疗救助。国外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采用下列表格以便及时判断可以进行溶栓或直接PTCA心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2、入院后处理迅速询问病史,判断是否为冠脉缺血引起的不适,测血压,立刻进行ECG检查,开放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以观察缺血状况和发现恶性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吸氧,抽血检测心脏标志物,如果ECG提示至少2个相邻导联出现ST段的抬高≥1mm或新出现的束支阻滞,应在30分钟准备开始静脉溶栓治疗,如果doorto
eedle的时间超过30分钟,死亡率将增加,且射血分数发展为≤40%的可能性将增加,如果经行直接PTCA治疗,doorto
eedle的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目前的证据不支持NSTEMI进行溶栓治疗,对于NSTEMI的处理部分见UA一章。大约有40-50%AMI患者不适和作溶栓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初始ECG上并无ST的抬高,但连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