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足,产能过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
f分突出,钢材销售异常困难;同时由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挤压了钢材流通商的利润空间,资金链出现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使钢铁企业之间竞争,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钢铁行业出现了自新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3进口铁矿石高价位,钢材低价位,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2011年钢材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进口铁矿石价格尽管也有所下降,但明显小于钢材价格。111月钢铁企业每吨钢材平均结算价格同比下降729元,而同期企业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每吨仅下降了236元。同时,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便立即跟涨,且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以10月份为例,钢铁协会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仅上涨29,但同期进口铁矿石订货价格比最低时(9月份第三周)却已上涨159。钢材价格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涨跌不同步,且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的状况,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使钢铁企业采购进口铁矿石成为高风险的游戏,许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踩准点”而陷入亏损。4高额税负以及地方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由于矿产资源税等税率调高导致企业税负增加,一些地方为保证税收不减少而向钢铁企业超前征税。同时一些地方的不合理收费项目,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使企业苦不堪言。另外,一些税制的不尽合理,也抬高了钢企的成本。比如流转税是根据营收来确定,但钢铁企业虽然营业额较大,但成本过高,导致在行业利润下降9成的情况下流转税仅少交了15。5财务、销售费用大幅上升,三角债暗流涌动。2012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达到80275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429;销售费用达到32966亿元,上升364。
f同时,还出现了三角债的苗头。截止12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应收帐款净额达到了100811亿元,2011年同期增加了1511;比应付帐款净额达到39149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751。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已针对国务院领导批示的“三角债”问题,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摸底。从摸底的情况看,“三角债”问题在不同行业不同程度存在,并有进一步蔓延扩大的风险,其中钢铁、机械、煤炭行业较为突出。6行业自律有待加强,恶性竞争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企业自律不够,在钢材销售中竞相压价;二是一些企业采取少开或不开发票等偷税手段,低价销售钢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三是由于一些地方打击不力,致使假冒、伪劣钢材充斥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