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里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但这总清是隐含在对于新春细柳的描写中。特别是末二句,诗人凭着对春风的独特感受,为春风创造了一个新颖的形象。
三意象、意境都具有很强的激活力,能激活读者的记忆、经验,唤起读者的联想、想象。意象,有的是描述性的,这类意象由于其本身生动精妙,可以激发读者反复回味,呈形显影。更为
研究
f
瑰丽的是另一类拟喻性、象征性的意象,常常是把一种感觉转换为另一种感觉,或是把不能用五官感觉的抽象物虚拟比喻为有光、有色、有形、能言、善思、会动的可感形象,其中表现出诗人丰富奇妙的想象,能强烈刺激读者的感觉,最大限度引起审美再造的活跃展开。“红杏枝头春意闹”,把春意拟喻为能够喧闹,使人眼前浮现出红杏盛开、蜂蝶纷飞的记忆。
有的诗用意象的直接拼合构成意境,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其间没有关联词语加以联系,给读者留下一个宽阔的想象空间。如温庭摘的《商山早行》里的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一种空旷之境中融化着早行旅人孤独感的意境,但意象之间的语法逻辑关系并未标明。人们可以在想象中构成不同的意境画面。有的诗抒写的景物和感受,读者未曾见过和有过,会使读者产生惊讶、希望与追求的感受,这种诗境同样具有很强的激活力。
德国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造的刺激物。”意象、意境都是诗人用他伟大的心智和高超的技巧所创造的能极大唤起读者审美再造的神奇的“刺
研究
f
激物”。对总、象、意凌的比较分析,我们看到二者的不同点是一意象是意境的构成元件,意境是诗的整体效果。从这两个词
的词素看,意象有“象”,意境有“境”。“象”是个别的事象或物象,“境”是一种境界、境地,包含着人、事、物、景,“境”的范围超出十“家,之上意象是含意之物象,是个体性的,可以称为“一个”、“几个”,而意境是融意之及丫二安仃整体性,只能说“一种”、“,几种”。在一首诗中,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拍Jdu境则是全诗所造出的一种整体性境界。
二、意象Fi量小,泣境容量大。大多数诗的意境是由诸多个意象组合构成,这不仅意味着意境的一含容量山于意象的数多而增大,一种意境比任何一个意象的容量大,而且由于意境的构成不是意象的简单相加,是在一个新的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产生一种新质,其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