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灵活,教育效益更加明显,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三)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f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6、《xx市城市发展战略(20062020)》;7、《xx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8、xx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0、《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11、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12、《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四)规划范围。本规划适用于本区域内的17个街道办事处,只规划本区域内从事义务教育的所有各级各类学校。(五)规划时限。本次规划实施时限为2011年2015年。(六)人口预测。根据全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到2015年,全区总人口达到149万人,按照xx市中小学生千人指标:小学生72人千人,初中生42人千人。预计到2015年我区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到169860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07280人、初中在校生62580人。
f(七)规划总体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培养合格学生。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步骤,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用5年时间,积极稳妥地推进15所中小学校的新建工程和2所小学的迁移工程。15所中小学校的新建工程包括新建小学10所,分别暂命名为:xx小学;新建初中2所,分别暂命名为:xx中学;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分别暂命名为:xx学校。2所小学的迁移工程分别是柳林镇第二小学(迁移后暂命名为周庄小学)和柳林镇第三小学(迁移后暂命名为科教新城第一小学)。实现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文化卫生设施等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努力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明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任务职责,强化宣传协调、督促检查等重点工作,确保规划工作顺利实施。(二)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