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民主制度”,等等。
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反社会主义、反苏维埃政权的。他所提倡的“民主”实质上是以多党制、分权制和议会制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民主化”旨在否认共产党的领导,否认人民民主专政,否认社会主义道路。“民主化”的倡导者极力吹捧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想方设法地将人民民主政权演变为少数人集权的官僚主义政权,动摇了人民民主专政。随着“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推行,苏联意识形态领域陷入了空前混乱,各种政见、各种“主义”、各种学说泛化,各种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声音、反对布尔什维克政党的声音在潜滋暗长,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鱼目混珠、错综复杂,苏共党的领导权被一些极端分子篡夺,苏共“逐渐丧失了政治和思想道德领袖的地位,也就逐渐疏远和脱离了人民”4。同时,戈尔巴乔夫认为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放弃了苏联民族利益的立场,对外采取非意识形态化。在他看来,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并不是完全不可和解的,人类正面临着战争、环境、疾病、贫穷的威胁,这些足以使我们把全人类的普遍利益放于高于一切的地位。放弃了民族利益,否认意识形态的分歧,这种“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本质,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扭曲和丑化,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完全背离了实际文明发展的主方向。
“公开化”和“自由化”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两把利刃”。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化”的本意,实质上是要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当然事与愿违,“公开化”一问世,立即在苏联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反动势力立即抓住这一机会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进行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活动关于社会主义苏联70多年历史中的各种“黑暗面”浮出水面,各种批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刊物大量涌现。“公开化”的提出,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将对官僚权贵的憎恨转变为对苏维埃政府的尖锐批评,并大肆推崇个人的言论自由,曾坚持官方路线的媒体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自由媒体”,而苏联的高层政治领导阶层似乎也默许了这种“自由”,允许“自由媒”肆意发布不实言论。“自由化”的核心是大肆宣扬私有制和自由市场,认为苏联只有趋向于西方式的改革才能消除这种混乱的政治局面。可以说,“公开化”和“自由化”的泛滥,为西方国家推进和平演变、分化瓦解苏联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