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家历史上的“阴暗面”和“消极现象”全面揭露、及时公开,以便让人民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了做到“公开化”,戈尔巴乔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行党务政务公开。比如,通过一系列新闻媒体,定期公布政治局例会以及国家重要会议讨论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定。二是公开揭露党风问题和阴暗面。在多次中央全会讲话中,戈尔巴乔夫用相当大的篇幅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揭露和批判,使用大量报纸、杂志刊登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是为人们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创造条件。例如,苏联1986200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有11亿人参与讨论《苏联文化报》开辟了“坦率的话”专栏,供人们发表意见、抨击时局。
第三,倡导无原则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改革和新思维》中,戈尔巴乔夫极力倡导“言论多样化”“意见多元论”,大肆鼓吹利己主义,攻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精神垄断”,为确立“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鸣锣开道。此外,戈尔巴乔夫还提及了利益多元化、意见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问题。所谓利益多元化,就是社会主义中的各个阶层和利益集团具有“不同利益”的矛盾,而改革是化解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所谓意见多元化,就是在党内外要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使每一种报刊上出现社会主义的多元论”而政治多元化,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要“形成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意志”机制,放弃共产党一党专政,实行多党制。
综上所述,戈尔巴乔夫政治领域的“新思维”本质体现就是“三化”:“民主化”“公开化”及“多元化”。“三化”归一,本质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民主化”的提出造成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动思潮的泛滥,扰乱了人们思想实行“公开化”的结果,使得苏联革命和建设成就遭到否定,全部历史被抹黑,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了信心而贯彻“多元化”原则,实际上是主动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拱手交权,最后导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覆灭。
(二)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9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了《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许多值得注意的论点,如“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社会主义是一个世界性的进程”“社会主义是一般民主和全人类理想及价值观的体现者和捍卫者”等。这种错误的理论和纲领的动机可以归结为“一切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其根本意图在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