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贯彻,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发展的潜力,了解职业要求,放平心态放松自己,学会理性地处理各种问题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以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迎接各种挑战,减少就业焦虑,缓解就业压力。三1路径选择: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设立独立化的就业指导机构
目前,部分高校领导在就业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他们认为高校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
f于社会大环境,是国家社会的责任。所以,重教学科研轻就业的现象或多或少在部分高校还存在,而且,虽然就业指导部门在每个高校都有设置,但很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还是隶属于学生处,这种设置的弊端显而易见——开展工作时不能独立运转,不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为了更好地推动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特别是高校“一把手“观念的转变,要把促就业作为高校主要工作来抓。同时,要调整机构设置,把原有的就业指导部门从常规的学生处独立出来单独设置应是理性的选择,而且国外也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独立后的就业指导部门可由高校党委直接领导。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曾明确提出:高校要切实把就业指导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这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权威性的文件,势必会进一步推动高校就业机构改革的开展,必将对就业指导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2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党委和行政要解决组建专业化的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对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应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规划。基于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的考虑,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就业队伍的构成上应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的
f特点,要充分整合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指导的师资应有专职的就业指导部门人员、“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有关社会专家等力量组成。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必须先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