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这是正确的说法;另一方面,笼统地讲存在,既可以是物质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29要区分认识的基础、对象、本质。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30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31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32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必须使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保持一致。注意: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必须使主观与客观保持一致。3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34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35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注意:颠倒了二者36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37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注意: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38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注意: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39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无条件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4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注意: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不一样。
2
f4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