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者:蔡良金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一个好的行为,一分钟就可以完成,然而,要使这个行为成为习惯,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持续巩固。写作也是这样,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需要持续引导与巩固。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应该立足儿童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一、点燃写作兴趣,激发“想写”心理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有的学生厌恶作文,一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就头疼,即使把作文交上来,也是应付了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在习作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找准学生写作上的兴奋点,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习作内容。一次关于《我喜欢的一项运动》的作文课上,当我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孩子就叽叽喳喳地说开了。老师特地留出足够的“言论自由”时间,而后指名上台说说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一位小男生说起他喜欢的足球,可谓是眉飞色舞,小嘴巴翘得很高,声音格外响亮,还连续用了好几个四字成语,宛然像一个足球解说员,惹得全班乐开了,而他还沉浸在踢足球的乐趣当中……当学生们发言完毕,老师让他们把刚才说的拟稿写下来,后来作文交上来,这次作文全班写的比任何一次都要具体、完整、生动。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金矿。每个孩子的“写作金矿”都是不一样的。男孩和女孩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文静的学生和调皮的学生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在习作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选择自由作文题材比命题作文多些,帮助学生发现他独特的“写作金矿”,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点燃孩子写作兴趣,让他们具有强烈的写作欲望。二、积累生活素材,增强“会写”心理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学生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认真观察生活,用心体会生活,把平凡的生活反映出来,就是“有话可写”,学生就会认为这个题材自己“会写”。为了让孩子懂得捕获、积累生活素材,促进他们“会写”,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其“生活处处是素材”的积累习惯。我经常会布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