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
3、病原学特点: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三、人禽流感临床表现及治疗
1、临床表现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一)一般表现。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二)实验室检查。
f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病原学检测。(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
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time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四)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2、诊断标准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者。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医学观察病例:
f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7N9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重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