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布成文法的意义1、法的公布成为历史潮流2、刑依法定的局面逐渐打开3、“法治”、“礼治”之争拉开了序幕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原则1、少赏多罚和轻罪重罚2、缘法而治,保证法的实施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4、赏罚必于民心二、立法概况(一)《法经》1、李悝制定《法经》:①魏国魏文侯改革: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打击旧贵族,奖励有功之人。②李悝制定《法经》:为保证变法顺利进行、巩固改革成果、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而制定,是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建树。2、《法经》篇目及主要内容①篇目:盗、贼、网、捕、杂、具六篇。②主要内容:规定了侵犯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种主要罪名及其刑罚。③篇目及内容的逻辑联系:“‘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3、《法经》的特点及影响①以镇压盗、贼为首要任务②反对奴隶主贵族固有的等级特权③体现重刑主义精神④体例上诸法合体、具法列后总之,《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二)商鞅定秦律1、《秦律》的制定背景①秦国的改革:公元前七世纪后较大发展,秦献公时迈出社会改革的第一步,秦孝公时商鞅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②商鞅本人条件: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改革家和思想家,是法家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2、《秦律》的主要内容①改法为律,轻罪重罚;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制军爵律;4、置县迁都,统一度量衡;5焚毁诗书,禁止游宦3、商鞅变法的意义①使秦国强大②使法制发展③使国家统一秦朝的法律制度第一节立法概况一、立法指导思想1、缘法而治2、法令由一统3、专任刑罚,贯彻重刑主义原则二、从《云梦秦简》看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1、律:《秦律》,国家的正式成文法典。2、令:政府针对一时之事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单项法规。3、程:即章程、规章,是对有在部门和具体事项的细则规定。4、式:《封诊式》: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文书程式。5、法律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秦律进行解说。6、廷行事: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成例。第二节刑事法律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1、责任年龄的确定: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
f2、区分有无犯罪意识:以有无明确的犯罪意识作为认定是否犯罪的重要因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