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则是“亲亲”、“尊尊”。2、《九刑》①“周有乱政而作九刑”。②九刑有两种含意,一是指九种刑罚,即在奴隶制五刑的基础上加上流、赎、鞭、扑;二是指《九刑》这部刑书。3、《吕刑》①制定背景:穆王命吕侯“训夏赎刑”而作。②主要内容: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赎刑是其核心内容,其刑罚原则是“明德慎罚”。③评价:在很多方面完善了周初的制度,其原则在后世的封建法典中大都被沿用并以此为基础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节礼与刑及其适用一、礼二、刑(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1、矜老恤幼的原则2、区别故意与过失、贯犯与偶犯的原则3、罪刑相当的原则4、罪疑从轻、从疑从赦的原则5、“罚弗及嗣”罪不相及原则6、同罪异罚原则7、世轻世重原则8、正当防卫原则(二)刑罚1、死刑2、肉刑3、赎刑4、鞭扑刑5、拘役刑(三)罪名1、不孝不友罪2、违抗王命罪3、暴乱罪4、杀人罪5、变更制度罪6、寇攘奸宄罪7、违背契约罪8、群饮罪9、失农时罪10、淫乱罪三、礼与刑的关系1、相辅相承:礼与刑是西周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互为表里。2、作用不同:礼禁于将然,法禁于已然。3、地位不同:“礼为本,刑为治”,即礼主刑辅,“出礼则入刑”。4、适用对象不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民事法律一、土地制度二、契约制度质剂、傅别
f三、婚姻家庭继承制度(一)婚姻制度1、一夫一妻多妾制2、婚姻关系的成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礼4、婚姻关系的限制:同姓不婚5、婚姻的解除:“七出”、“三不去”(二)家族制度父权家长制(三)继承制度一律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第四节经济法律第五节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1、中央司法机关:司寇2、地方司法机关:分封制二、诉讼审判制度1、起诉:①“讼”和“狱”:前者为民事诉讼,后者为刑事诉讼;②交纳诉讼费:“束矢”和“钧金”:刑事案件要“入事矢”,民事案件要“入钧金”。2、证据3、审判: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4、上诉及复审:“三刺”之法: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第一节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一、“礼崩乐坏”二、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改革三、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一)成文法的公布及其争议1、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遭到了晋国叔向的反对;后又有邓析的竹刑,明确提出反对“礼治”,提倡“事断于法”。2、晋国:赵鞅、范宣子铸刑鼎。遭到孔子的非议。3、楚国:“仆区法”“茆门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