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法制史纲要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1、氏族血缘纽带随着国家的形成而更加强韧2、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在向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日益加强3、原始的礼由习惯演化为法礼,本来是一种盛玉的器皿,即表示一个盛有双玉的奉事神和人的器皿。指奉神之事,即祭祀。当这种器皿广泛用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后,它就成了奉神祁福的专用和祭神敬祖仪式的代名词。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并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新的家庭组织一夫一妻的个体家庭。这种男子在经济上优势的增长,使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转为对社会力量的崇拜,妇女对丈夫的尊敬,后来扩展到夫权制大家庭的家长及其家族的祖先。4、刑起于兵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法律最早称为刑,战争则称为兵。刑与兵的关系也就是法律与战争的关系。《汉书刑法志》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轸;薄刑用鞭扑。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甲兵、斧钺是兵器,也是杀俘虏的工具。以兵器为刑具,以战场为刑场。法、礼、律《说文解字》: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zhi,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律,最初上指调整乐器音调的工具。《说文解字》:“律,均布也。”后来,借作法律,比喻如调音律一样均平调整人们的行为归于一统,普遍适用。律的含义又比法进了一步。第二节夏商立法概况一、立法指导思想神权法思想作为法律的思想基础。二、立法概况1、《禹刑》:夏朝法律的总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法。2、《汤刑》:商朝法律的总称。“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第三节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一、刑事法律(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1、罪及本人,刑不株连的原则2、疑罪从轻的原则3、不杀无辜的原则4、过失人轻的原则(二)刑罚五刑:墨、劓、、宫、大辟(三)罪名1、不孝罪2、不从王命罪3、危害社会,破坏秩序罪4、贼杀罪5、不事农业罪6、弃灰于公道罪第四节夏商的司法制度一、司法官二、诉讼审判制度:“天罚”、“神判”三、监狱制度:圜土、夏台、里西周法律制度第一节西周的法制思想及立法概况一、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1、敬天保民2、明德慎罚3、礼治思想二、西周的立法概况1、周礼①礼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经周公制礼,在西周具有法的属性,表现为等级名份,贵贱准则②西周的礼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即“五礼”,吉、凶、宾、军、嘉礼。③礼的基本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