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必须要先满足
5
f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规范的要求,然后再考虑到尽量少占用农田和撤迁房屋和尽量的减少填挖方等工程,以免增加工程费用。
第三章平曲线计算
31设计参数的设定
本设计计算书中包含全路段的K0000K2000中的交点1到交点4的计算。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为10:
R
127ih
V2
(31)
式中:V行车速度kmh;ih路面横坡,有超高时为路拱横坡,有超高时为超高横坡;μ为横向力系数。
311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横向力系数可以控制在010017之间,此处取用010,最大超高率则根据路况不同,此处取用010)则:Rmi

127maximax
V2

6021417m,故极限最小半径取150m;1270101
312平曲线要素的确定
平面线形主要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基本形平曲线是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而成的曲线。这种线形是经常采用的。设计中均应用这种形式。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
6
f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除四级路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它的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旅客感觉舒适;行车更加稳定;增加线形美观等功能。设计是要注意和圆曲线相协调、配合,在线形组合和线形美观上产生良好的行车和视觉效果,宜将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行车视距是否充分,直接关系着行车的安全与速度,它是公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级公路设计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其长度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的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措施。对于二级公路,停车视距取75m,超车视距一般值取350m,极限值取250m。
32平曲线要素的计算
321各点桩号的确定
在地形图上初步确定出路线的轮廓,再根据地形的平坦与复杂程度,具体在纸上放坡定点,插出一系列控制点,然后从这些控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的直线段,延伸相邻直线的交点,既为路线的各个交点,并计算出各个转角,再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初拟出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代入平曲线几何元素中试算,最终结合平、纵、横三者的协调制约关系,确定出使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