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遗民诗人:明清鼎革之际,一些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明朝遗民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具
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反映易代之际惨痛的史实与民族共具的感情。
着名的遗民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杜、吴嘉纪、归庄等。代表作有顾
炎武的《秋山》等。
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三人中以侯方域成就较为突出。虞山诗派:清初,受钱谦益影响,在其家乡常熟形成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他们反对明七子、竟陵派和严羽《沧浪诗话》,内容多抒发改朝换代的思想感慨和民生疾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后秋兴》组诗之一。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在继承元、白歌行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叙事诗,以《圆圆曲》为代表。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兰词清新隽秀,自然飘逸,但多伤情忆语,别有一种令人不以卒读的凄惋,是第一流的婉约文字。代表作《长相思》、《如梦令》。格调说:康乾年间沈德潜倡导,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创作有益“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形式上做到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肌理说:嘉庆年间以翁方纲为首的一诗派。“肌理”包括义理与文理两个方面。义理,是指以儒家经籍为基础的学问;文理,是指自古以来的各种作诗方法;肌理说把义理与文理统一起来,即把学问材料与写作方法统一起来,以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是对公安派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情是诗歌的本源;讲个性,不可因袭;强调有“才”,要磨炼;文学应有时代特色。代表作有《马嵬驿》等。神韵说:清初王士所倡导,神韵说是他诗论的核心。诗论主张继承司空图的“冲淡”、“自然”、“清奇”和严羽的“妙悟”、“兴趣”之说,主张自然超妙、含蓄隽永的诗歌艺术风格。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最高境界。苏州派:明末清初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有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