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邱园、张大复,因交往密切、合作频繁、形成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而得名。浙派词:朱彝尊首开浙派,谭献说:“自锡鬯、其年出,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成就最大。其推衍了朱氏的“醇雅”说,向往“清空”境界,以“淡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作为词人之“能事”(《群雅词集序》)。花部: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雅部:则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花雅之争:第一次是乾隆初年1735左右由弋阳腔变为京腔(又称为高腔),出现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杨静婷《都门纪胜词场序》)。第二次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川籍名艺人魏长生等秦腔艺人进京,“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昆曲、京腔均不能敌。第三次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剧名伶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不久出现了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称盛的局面。弹词:明清时期的一种曲艺形式,因用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弹词由宋元时的词话发展而来,体制有说、表、弹、唱四部分组成,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弹词多为长篇,主要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主要盛行于南方,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代
f表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等。“一人永占”:指明清之际戏曲家李玉写于明末的四部传奇、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和《占花魁》、其中以“一”和“占”最具盛名。
“南洪北孔”: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和孔尚任的合称。洪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着名历史剧《长生殿》传世;孔尚任是曲阜人,有着名历史剧《桃花扇》传世。这两部着作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并代表了清初感伤审美思潮的重要实绩。世情小说:明代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发展到清代,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清楚才子佳人小说主张用封建礼教去克服个人欲望。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通过家庭琐事来反映社会面貌,寄托人生理想。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代表了这一类小说的正确方向和最高成就。《醒世姻缘传》:共有一百回,署名“西周生辑着”其真实姓名不详。该书主要叙述的是以佛教因果报应观而构成的两世姻缘的冤仇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