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其发音部位却亦有些微差别,这也易导致负迁移。
212母语在词汇层面上的负迁移
英汉语词汇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搭配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亦可能导致汉语负迁移。词汇作为人们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首先,根据语言的词汇形态特点,汉语接近于孤立语(每个词通常由一个语素构成),存在大量的复合词,而英语更偏向于综合语,其特点是词缀丰富,可以通过曲折变化(i
flectio
)和派生(derivatio
)的方法生成无穷的新词。在曲折变化方面,英语通过附加曲折词缀表现各种语法关系。
213母语在语篇层面上的负迁移
学习者本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来表达思想时也有所体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经常按照逻辑思维推理的方式进行思维,语篇组织模式经常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在文章开头提出论点,说明自己的观点或写作意图,并且明朗自己的态度。而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汉语式的写作模式,他们具有跳动迂回式的思维习惯。在语篇的组织结构上也体现了这种差异。以英文写作方式为例,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直线型模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则按圆周型线路发展。
214母语在语用层面上的负迁移
一个民族的文化方式或生活方式,总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性格。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交际原则、交际模式、礼貌准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式由于差异的存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会遇到困难。英语学习者常常无意识的把母语的文化模式套用在英语上,导致交际场合的汉英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问候、致谢、邀请、禁忌等方面。
总之,在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对二语学习者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学习基础,它能帮助学习者梳理所获得的语言输入,并使学习者习得二语的技能不断进步,但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外语的教与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参考文献1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4):8122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445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