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保税区的含义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为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对外贸易实行保税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然而,人们对保税的概念认识有一个渐
进的过程。
(一)关于保税的定义
“保税”一词属海关用语。是指进口货物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可先将货物存放在特殊区域。如果货物从特殊区域转运出口或经加
工再出口,可免缴出口关税。关于保税的定义,1994年6月在天津召开全国保税区工作会上,当时分管外贸工作的李岚清副总理一语
道破:“我国的保税区实际上类似其他国家在港口划出一块并用铁丝网围起来的自由区”。之后,在中央级对外文件中有关保税区的对
外宣传,都通译为“freetradezo
e(自由贸易区)freezo
e”,而不是“bo
dedzo
e(保税区)。因此,保税区概念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bo
dedzo
e”
国特色。
(二)我国保税区正在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我国保税区正在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2002年1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保税区工作会议上,参会人员主要是海关总署和各保税区负责同志。这次会议上,提出我国保税
区加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主张。2002年11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中国保税区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呼吁并达成
共识,即“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的保税区域可归纳为三个层次、六种类型,其中开放层次最高、功能
最齐全的是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两种,基本可以定位为:保税港区就是中国特色的自由港,综合保税区就是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
区,其功能类似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的“一国自贸区”运营模式。
二、世界各国自贸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纵观世界“一国自贸区”发展经验和我国保税功能区运作实践来看,保税带动作用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带动现代服务业集聚,促进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贸易中心形成带动现代服务业集聚,促进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有着“一着活棋,全盘皆活”的作用。货币自由汇兑是自由经济政策的核心表现,拥有自由港政策的世
界大港,如亚太地区的香港、新加坡、东京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在中国台湾的高雄自由区内,可以从事外币汇兑及外汇交易,
甚至可以设立控股公司从事海外投资。新加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交易市场,成为亚太地区石油能源信息中心。所在城市实行自由
经济政策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一般都拥有相当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如香港、新加坡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