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文学概论》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文学主要活动第一章文学主要活动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文学四要素:文学活动中作品与世界、作者、形式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文学活动不是仅仅由某个单一因素组成的,也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文学起源于人对周围事物的形象的摹仿。西方“摹仿”说:文学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中国“观物取象”说:文学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巫术仪式发生说是关于艺术发生的一种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发生起点是人类早期的巫术仪式,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雷泽和哈丽逊。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表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表现:1、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第二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第一节文学概念辨析第二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文学形象的审美直觉特性表现为,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直觉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家对事物或现象的直观式把握,二是作家从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第三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审美的概念:审美的概念: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是两者有机融合的状态,是审美性的意识形态。审美是人类掌握事件的一种特殊方式。审美指人与世界即社会与自然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分别对应目的、方式、态度。审美情感的含义: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体现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审美情感的含义:①突出其与无功利性和形象性的关联。②强调其与日常情感的联系和区别。联系:都属主体的主观评价态度。联系区别:日常情感直指现实利害目的,而审美情感则通过一定的形象创造而间接显示出来。从日常感叹到审美表现的转化与区别升华。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第一,文学是审美的,表明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