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始以自然哲学理论解释健康与疾病。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盛行着以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生命活动的观点如把人体看成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心脏是水泵血管是水管四肢活动是杠杆饮食是给机器补充燃料大脑是这架“机器”的操纵盘等等。
f生物一医学模式在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们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这种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医学观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即生物一医学模式。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同时人们还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于是出现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拓展临床医师的知识技能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要落实新医学模式就必须掌握新医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医学教育、临床报告及病例讨论等形式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知识技能掌握基本行为干预技术和策略如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认知应对技术及健康教育等掌握支持性心理治疗即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以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消除病人对疾病的误解及疑虑
2、建立一套兼顾身心的接诊治疗常规
病历是临床工作的真实记录应同时记录心身两方面的信息即病史内须有心理社会因素的查问和记载在身体检查方面须增加必要的心理检查医生做出诊断时应同时标明临床心理学方面的诊断通过采集社会心理史的过程医生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问题这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通在治疗方面亦应建立心身同时治疗的常规对一般性疾病可采用一般的心理干预
3、加强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
1建立和谐的关系克服语言、文化和社会地位的障碍对病人表现出诚实、尊敬、同情、热心、信任和无偏见2询问病情鼓励和启发病人叙述病史避免暗示或术语及问题过于复杂中肯地征求病人的意见3医生鼓励、支持及安慰病人体谅病人的疾苦4非语言交流应注意态度端正表情自然避免给病人留下不良印象5讨论方法允许病人充分表述引导病人清楚地表述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