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f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6、移就:移就修辞格在作品中经常出现,能收到以少胜多、含蕴深远的表达效果。什么是移就呢?在辞海解释如下: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叫移就。唐铖《修辞格》说:“两个观念联系在一起时,一个的形容词常常移用于他一个上头。”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富于变化,饶有情趣。移就的种类: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好像有点与拟人和拟物类似。移人于物,就是把原来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如: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