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
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
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
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
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
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
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
P185
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
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
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
P236-237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
(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
(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
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f
(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
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P213
答:(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