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长丝,也可以是未切断的丝束和切成一定长度的短纤维。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化学纤维可分为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合成制得,人造纤维是利用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的材料如木材、蔗渣、芦苇、大豆、乳酪等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2)化纤是纺织工业增长的主要原料保障棉、麻、丝、毛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天然纤维,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史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化学纤维开始在纺织工业中应用,逐渐形成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二维纤维结构,从此摆脱了天然纤维生产高度依赖于环境和其它因素的限制,使纺织原料由农业扩大到了工业。由于受土地资源所限,粮棉争地、城乡争地矛盾日渐突出,棉花等天然纤维难以满足纺织工业发展需要,纤维消费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化纤的增长来支撑,化纤是纺织工业增长的主要原料保障。近年来,化学纤维产量占比逐年提升,全球化学纤维产量占纤维总产量的比重由2009年的6469提高到2015年的7339。
f全球化学纤维产量占纤维总产量的比重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化纤在热湿舒适性、手感、光泽和外观等性能方面的缺陷,常常充当低档廉价产品的角色,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等天然纤维一直独占高档服装面料市场。80年代后期以来,化学纤维织物在其热、湿舒适性、手感、光泽和外观等性能方面不断改进,一些化纤仿棉、仿丝、仿毛产品的产品外观及服装用性能逐渐与天然纤维织物接近,某些性能甚至优于天然纤维,化纤纺织品的地位逐渐提升,化学纤维开始被用于各种高档服装面料。未来随着化纤性能的不断改进,差别化纤维的快速发展,化纤在高档服装面料市场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3)我国化纤纺织行业整体迅速增长随着化纤原料的开发及广泛应用,我国化纤纺织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从化纤纺丝、织造、到印染、后整理及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条,产量、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我国纺丝技术、织造技术及印染后整理技术的发展、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纺织品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以来,我国化学纤维及纯化纤布产量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05年我国化学纤维总产量为1629万吨,至2016年已达到494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62;化学纤维布产量也由2005年的110亿米增长至2014年的18796亿米,增长7087。
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化学纤维及纯化纤布产量
f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化纤用途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