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低。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2、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服务功能较弱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规模不大,缺乏整合、集约化的经营优势,规模效益难以实现;服务功能单一,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
4
f物流供应链。3、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然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互联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4、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
g策略的业务素质。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相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
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物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它对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必须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从思想上改变管理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务使企业管理者和有关政府部门从自身和国家利益的角度理解尽快引进现代物流管理观念和规范对物流市场的紧迫性。企业要明确树立物流市场主体的意识,既要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