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毕业生,致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青黄不接,后继力量不足,梯次结构一直没能形成,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越来越薄弱,严重导致了乡镇卫生院技术质量偏低。2、乡(镇)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一是设备落后、短缺。乡镇医院大型的设备就是X光机、B超机,而且还是2004年市卫生局新配备的,上马医院8件设备都是2000年后新增加的,王村医院14件设备也是新增的。二是乡镇医院留不住人才。亭医院去年分配2人,今年就调走1人。夏店医院免费培训了1名B超师,工作没一个月跳巢到了博爱医院。三是农村卫生所举步维艰。既没技术又没人,顶多也仅仅是打针、输液、量血压,除了卫生服务,有倒碳的,有扫煤的,在我们抽样调查的5家村医务室就有3家是残疾人,因此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有差距。
f3、村级卫生所医生承担的任务重没报酬村级卫生员承担有新农合基金收缴、报表、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两系管理、地病防治、农民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农村人口出生、死亡统计报表等业务,每月有十余天时间服务于此,如果继续让他们长期无偿服务,将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无人问津,三级医疗卫生这个网络将难于正常运行。4、现有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期望的医疗服务质量之间有差距目前我县医疗系统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德观不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少数人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交换,用等价交换原则看待医患关系,严重损坏了多数医务人员的形象。二是极个别医生为医不廉,收受好处。三是少数医生有不平衡和消极埋怨的心理。产生了“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思想意识偏差。四是部分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医德观念淡薄,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最高准则。少数医院科室个别医生存在无病当有病看、小病当大病看、开大处方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患者负担,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三)就业方面。1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f一是人口自然增长,我县每年都有新增城镇劳动力,城镇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待岗待业;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每年将向城镇和非农业领域转移;三是城镇建设征用土地的失地农民持续增加;四是因企业改制、破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下岗失业人员较多。这些因素导致我县就业岗位求大于供的总量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城镇就业的难点从调查情况分析,重点是40、50人员就业渠道窄,因为年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