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不进入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进入。。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部分政治(毛中特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提出: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论新的阶段》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阐述。。。七大。。刘少奇进一步阐述
(2)科学内涵:马原中国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丰富理论世界观(理论);方法论
用马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国经验总结成理论;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两次飞跃,两大成果)
(1)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马原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第一次中国化(2)第二次飞跃中特(邓、三、科)
三件大事:1新民主主义革命;2社会主义革命;3改革开放(胡锦涛在中共成立90年大会:90年来成就:中特道路;中特理论体系;中特制度)3毛泽东思想(1)形成萌芽(大革命时期)形成(土地革命时期)成熟(科学阐述新民主义义革命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写入党章(七大)继续发展(建国后)(2)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军建、国防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建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中特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12大提出“中特社”命题,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4大
提出“邓小平理论”;15大写入党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6大写入党章(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科学发展观:18大写入党章(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延安整风和七大后确立,57年
后逐渐丧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确立(2)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
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f(1)指引成功(2)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3)体现对待马义的科学态度并开拓马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前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
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总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